防震减灾、科普先行。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深入推动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全民应急避险能力,3月15日,由南昌市应急管理局主办,南昌市西湖区应急管理局、南昌市应急救援救助事务服务中心协办的2025年南昌市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举行,由南昌市各县区及驻昌高校推荐的31名选手同台竞技。全场比赛通过赣法云APP、新法治报官方微信和官方微博和“南昌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南昌应急”抖音号、“南昌市应急管理局”微博号全程直播,扩大了大赛的影响力。
根据比赛规则,所有选手的讲解均紧扣“防震减灾、科普先行”这一主题,围绕地震的形成和特征、地震预警运行机制、震时自救知识、震后心理救助等方面进行讲解,并辅以视频、PPT、图片、道具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科普了地震波动、地震预警、地震防范、地震避险、特殊技术和产品在防震减灾中的运用、地震救援等知识。地震的防范和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是很多选手关注的选题,来自南昌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警示基地的陈滢就在讲解中告诉大家:在地震发生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镇静,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同时,也有选手的选题和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来自南昌市站前路学校教育集团子羽校区的刘宝葶的讲解就令人耳目一新。“大家一边看视频,一边听我讲解,古代修建的洛阳桥在1604年遭遇了一场八级地震,但它却屹立不倒,背后藏着古人的智慧结晶。”刘宝葶一开场就卖关子,她指向大屏幕上的洛阳桥照片,详细解构桥基的牡蛎固基法、筏型基础等古代建筑工艺,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观众对古人防震的智慧惊叹不已。来自南昌市站前路学校教育集团云飞路校区的涂羽婷介绍了新型合金材料在隧道抗震中的作用,她不仅通过视频配合介绍了该新型合金材料遇震形变、吸收能量的原理,还用该合金材料制成的勺子进行了现场演示,让现场听众很直观地感受到该材料在抗震中运用的神奇魔力。
本次比赛由来自防震减灾领域的专家组成评委组,从讲解主题、内容陈述、表达效果和整体形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通过现场评分方式,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10名。经过激烈角逐,刘宝葶题为《千年月光震不动的脊梁——解开洛阳桥的抗震密码》讲解,以新颖的选题、精彩的讲解、良好的台风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赢得评委一致好评,获得一等奖;涂羽婷和来自站前路学校教育集团站前路校区的曾玛莉获得二等奖;来自南昌市东湖幼儿园的卢颖佳和南昌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警示基地的万钰、何欣和陈滢获得三等奖。
赛后刘宝葶表示,科普防震减灾应急知识很有必要,只有了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我们才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去做好防御和应对,就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涂羽婷表示,南昌市站前路学校教育集团云飞路校区是国家级防震减灾示范学校,有防震减灾的良好基础,他们在平时的课堂上会给学生们传递地震逃生、火灾预防等安全知识,每次逃生演练,她都告诉孩子们做好科学防护就是守护生命安全。
防震减灾,人人有责。近年来,南昌市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树牢“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全力推动做好灾前预防和灾害风险防范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工作,不断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增强全民面对灾害时科学应对和自救互救的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做好防震减灾工作重在预防,重在全民参与”,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昌市将以此次科普讲解大赛为契机,进一步培养更多的防震减灾科普人才,并发挥好他们在推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中的作用,不断夯实防震减灾、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群众基础,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局新闻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