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履职依据>政策文件

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昌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

访问量:

南昌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对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全市应急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西省“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有关文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三五期间取得的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是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艰巨繁重的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过去五年,全市应急管理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平稳有序,生产安全事故总量进一步下降,较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有效防范重大事故,杜绝特别重大事故,抗灾救灾能力稳步提升,全市应急管理形势持续向好,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表1 “十三五”时期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十三五”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标名称

2015

十三五期间

2020

完成情况

规划目标

实际值

1

生产安全事故起数

125

-10%

34%

167

基本完成

2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234

-10%

-44.87%

129

全面完成

3

较大事故起数

3

-10%

-100%

0

全面完成

4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0.065

-40%

-42%

0.038

全面完成

5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0.6

-19%

-20%

0.48

全面完成

6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

2.31

-6%

-27%

1.68

全面完成

7

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我省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0.042%

1.3%

0.089%

0.26%

全面完成

8

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

1.69

1.3

0.6

0.48

全面完成

9

森林火灾受害率年平均值

0

0.046%

0.005%

0

全面完成

备注:国务院安委会2016年实施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改革,生产安全事故起数统计口径比以前增大,2020年基本完成了十三五期间下降10%的目标值。

1.应急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以机构改革为契机,遵循综合化的组建思路,防灾、减灾、救灾、指挥、救援、监管、执法、保障等分工明晰、运转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基本建成,初步形成了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印发实施《南昌市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中共南昌市委 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加快构建安全生产责任、监管、法规、防控和保障体系。出台《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并于2017年成立南昌市减灾备灾中心,落实人员编制8名,着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落到实处。

2.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推进。

成立矿山、危化、建筑、交通等十三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生产保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创新开展安全生产巡查督导及警示约谈。持续深入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市、县(区)两级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带队明查暗访,对整改方案、整改结果进行“双公示”,并执行“双签字”审批销号制。分阶段组织开展“1+2+10+2”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在纳入全市安全生产“1+2+10+2”专项整治范围的2613家企业中推广安全生产“两张表”安全管理模式。深入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管控”科技强安专项行动,推动市智慧安监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和运用。

3.防灾减灾能力稳步提升。

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在岗在位值守制,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和灾情,实现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信息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协调处置、第一时间传达批示指示。推行乡镇街道网络报灾工作机制,规范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核查、统计、民主评议、登记造册等程序。修订《南昌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一步优化组织领导体系,完善预案启动条件,规范特殊情况认定标准,强化救灾物资储备。大力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十三五”时期,全市共有16个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1个社区被评为“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乡镇(街道)被评为全省综合减灾示范乡镇(街道),60个社区被评为“全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4.应急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市应急联动指挥平台二期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了与全市12个县(区)、开发区、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公益性企业的互联互通,做到应急管理信息全面覆盖。建成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市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并投入使用,各县(区)通过自建或租赁的方式建立县(区)级储备库。全市构建了以市、县区两级救灾物资仓库和消防应急救援储备仓库为主,街办(镇、管理处)、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小型物资装备仓库为辅的物资保障仓储体系。全市常设性应急避难场所能够满足常住人口紧急避难需求。市财政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合理调配资金,充分保障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抢险救灾+等应急管理工作资金需求。

5.应急救援力量逐渐充实。

立足“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定位,依托消防部队,挂牌成立应急救援大队,基本形成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成建制、成规模、全覆盖的网络化综合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支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救灾,形成政府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队伍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深化军民融合,建立军地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为突发事件处置提供强有力的后备队伍资源。“十三五”时期,全市综合应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快速发展壮大,企事业单位参与应急救援热情较高,社会救援力量表现突出。多元化的救援队伍在各类灾害事故处置中切实履行了应急救援职责,及时协调处置了“5.29”方大特钢燃爆、幸福水系综合整治工程BT项目部“6.3”中毒窒息和小蓝经开区富山二路市政管网清淤工程“6.3”中毒窒息等多起事故。

(二)十四五期间面临的主要挑战

从实际情况来看,制约全市应急管理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应急力量和资源未能充分整合优化,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同时新的矛盾风险挑战不断涌现,与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要求还存在差距。

1.安全风险防控形势复杂严峻。在安全生产方面,当前制约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风险管控能力不强,本质安全水平不高,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等问题仍未根本改变。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等带来的新型风险不断涌现,各类风险的关联性、衍生性、复合性和放大性显著增强、交织叠加,夯实安全根基、提升安全生产总体水平仍面临严峻挑战。在防灾减灾方面,全市地处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水域面积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排在前三位,降水资源丰富,春夏多暴雨洪涝,秋冬少雨多干旱,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会城市之一。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和不可预见性不断增加,防灾减灾面临新的挑战。

2.应急管理基层基础亟待强化。基层应急管理体系仍未健全,部分开发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尚未设立,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物资、装备配备不足,综合应急管理能力有待加强。机构改革后原有条块分割式工作体系仍然存在,部分联动工作机制有待明确规范,应急值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相关的数据汇聚融合应用深度不足,应急信息碎片化、壁垒化现象仍然存在。

3.应急保障能力建设亟待提升。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援与政府救援力量融合力度有待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器材配备不足,无人机等现代化救援设备严重缺乏,现有救援车辆车况无法满足综合救援需求,营房、训练场地建设明显滞后。应急物资储备库设置分散,缺少综合性应急物资储备库。应急产业保障支撑能力不足,与区域应急需求不够匹配,产品生产配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相对滞后,信息化平台建设标准不一、功能重叠等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地区应急管理智能化程度较低,监测预警系统趋势研判、辅助决策等功能相对薄弱,难以达到“大应急”统一高效的要求。

(三)十四五期间存在的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南昌在全省“作示范、勇争先”上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充分彰显省会担当的关键跨越期,全市应急管理事业将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也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

1.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对应急管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及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把加强应急管理作为履行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为推进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坚强保障。

2.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大南昌都市圈融合发展等战略实施,有利于加快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整体安全发展水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应急管理公共服务要求的提高,为高水平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凝聚强大共识、提供坚实基础。

3.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南昌市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重点培育VR、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北斗应用、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智慧应急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与方法,有利于提升风险防范与管控、监测预警、监管执法、科学研判、辅助指挥决策、抢险救援和应急培训等能力,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全会部署,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坚持预防为主、应急为重、管理为要,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强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全力维护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力推进自然灾害应对有序有效,为将南昌打造成为引领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枢纽和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都市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最大限度降低各类灾害事故的危害和后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基础能力、应急力量、救援能力和应急保障等方面建设。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引领,突出重点,强化薄弱环节、优先解决监测预警、事故预防、应急响应等突出问题。

——坚持以防为主、防救并举。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坚持依靠科技、转型升级。强化先进科学技术在应急管理领域的推广应用,创新应急管理的手段与方法,提高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促进应急管理体系转型升级。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面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调动各方面参与应急体系建设积极性。把政府管理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应急工作由政府单一主体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主体转变,形成强大合力。

(三)总体目标

到2025年,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建立健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体制机制;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实施精准治理,做到预警发布精准、抢险救援精准、恢复重建精准、监管执法精准;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损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更加稳定可控,民众安全素养和社会安全文明程度大幅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治理格局更加完善。

表2:“十四五”时期核心指标

序号

指标内容

预期值

属性

1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下降10%

约束性

2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下降30%

约束性

3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下降10%

约束性

4

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地区生产总值

<1%

预期性

5

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

<1

预期性

6

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的时间

<10小时

预期性

7

森林火灾受害率

<0.9‰

预期性

备注:约束性指标为必须完成的指标,纳入评价考核范围,预期性指标为期望发展的目标。

分项目标: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指挥体系、职能配置、机构与岗位设置、协同联动机制、责任体系更加合理,值守工作机制、信息报送机制、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机制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大幅改善,县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装备达标率达到80%,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应急管理机构工作条件基本达标,乡镇(街道)实现“六有”(有机构、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行政村(社区)实现“三有”(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

——灾害事故防范水平全面提高。全面摸清风险底数,进一步把握灾害事故规律,监测预警及时精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持续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防灾减灾工程建设高质量推进,基层防灾减灾水平全面提升。灾害事故上报及时率达到100%,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新增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率达到100%。

——救援救助及灾后重建能力显著提升。各类应急救援力量布局更加优化、配置更加合理,救援协同应对更加顺畅,预案管理更加科学,应急实训演练更加有力,应急救援效能明显增强,灾害救助机制更加完善,灾后恢复重建能力进一步提升。专职消防人员占全市总人口比例达0.4‰。

——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加快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更加高效,应急产业快速发展。

——科普宣传与培训教育持续深入开展。应急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应急培训体系逐步完善,应急文化深入人心,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显著提高,应急管理干部专业能力全面提升,县级以上应急管理部门专业人才占比超过60%。

三、主要任务

(一)着力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1.完善综合应急指挥体系。坚持对标中央、对标省委,调整完善议事协调和指挥机构,优化运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构建适应新时代“大安全”“大减灾”“大应急”需要,统分结合、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在整合接入气象、水利、水文、林业、自然资源、地震、生态环境、能源等部门已建成的各类监测预警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逐步推动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抗震救灾、地质灾害防治、减灾救灾、消防救援、城市安全、公安交管等各类应急指挥系统有效利用,着力构建集应急资源管理、视频会商、指挥调度、监测预警、信息报送和监督管理等功能于一体,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条块结合、顺畅高效的综合应急指挥平台体系。

2.完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推进完善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贯通。明确应急管理机构人员配置、岗位设置及基础设施保障、经费保障。向基层倾斜招录政策,增加基层应急管理专职岗位,充实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畅通人才引进渠道,采取聘任制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促进应急管理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解决应急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加强在岗人员与新入职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升依法履职水平。强化应急管理领域审批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增进审管互动,提升审批人员专业化能力水平。

3.完善联防联动联控机制。建立灾害事故风险会商研判机制,科学分析研判灾害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发展趋势,提出防范意见,及时将会商结果通报相关地方和部门,督促落实防范措施。健全应急协同机制,强化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军地之间、条块之间沟通协调,提升人员、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快速集成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以及应急救援联防联控、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明确各类灾害事故应对处置工作程序,提升应急抢险救援效能,实现科学救援、安全救援、高效救援。

4.完善应急值守与信息报送机制。健全值班值守工作制度,明确值班值守要求,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值守备勤等制度,加强值班值守人员力量和装备配备,促进值班值守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建立健全灾害事故信息搜集报告制度,按照“首报要快、续报要准、终报要全”的要求,厘清信息报送流程,规范信息报送时效和质量,坚决杜绝漏报、迟报、瞒报等现象。

5.完善应急管理责任体系。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切实扛起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防治责任。严格落实部门分工负责制,准确把握“防”与“救”、“统”与“分”的职责关系,采取建章立制的办法,逐一细化明确各部门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各环节全链条的职责分工。加大应急管理在政府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完善应急管理责任考评指标体系和奖惩机制,强化对应急管理职责落实情况的考核。

6.完善应急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市应急管理法规规章的起草、解读、运行评估机制,对施行5年以上的应急管理、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法规规章开展执行效果评估。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调查评估制度,强化原因分析和经验教训总结,促进政策、制度、法规、规章的改进完善。抓紧研究制定具有南昌市特色的应急管理、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组织、国家消防救援人员、危险化学品安全等方面的法规规章。适时修订《南昌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完善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重点应急预案,加快构建覆盖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全层级、全过程的应急预案体系。研发应用应急预案数据库管理系统,强化各类各层级应急预案的备案管理和衔接融通。

(二)着力提升灾害事故防范能力

1.摸清底数,提升灾害事故监测预警预报能力。

摸清风险隐患底数。以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为契机,完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开展综合风险评估区划工作,摸清全市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风险隐患底数,制定风险管控清单,形成一整套综合风险普查与常态业务工作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工作制度。

加强规律分析研判。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多发频发灾害事故规律的研究,全面分析、排查、评估、研判区域性、系统性安全风险,为制定防范措施、完善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完善监测预警预报。充分发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作用,研究制定部门联动高效、信息来源可靠、研判科学精准、分级分类管理、平台资源共享、发布及时规范、动态监测跟踪、防范落实评估的“大应急”灾害事故预警机制,强化针对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的精准发布能力,提升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针对性。优化灾害监测站点布局,完善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暴雨、洪水、雷电、台风、地质灾害、地震、森林火灾等灾害实时监测。推动安全生产在线监管平台建设,接入企业安全生产数据,逐步实现对化工园区内企业、重点场所、重大危险源、基础设施进行实时数据分析和在线监测监控预警,做到企业、工业园区及监管部门之间互联互通。

2.治本攻坚,提升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推进全市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执法,健全重点监管和一般监管相结合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加快建立市重点和一般监督检查单位名录库,由市、县(区)监管部门按分类分级监管要求,采取“互联网+执法”和“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对重点和一般监督检查单位开展执法检查。突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重点车间、重点部位、重点事项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对违法违规震慑高压态势,督促企业夯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创新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方式,构建具有南昌特色的监管体制,综合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和“四不两直”明查暗访等传统手段,分行业分领域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口。实施市场安全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更加规范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安全准入标准。严格化工项目准入管理,化工园区外企业新扩建一律不予办理建设项目及安全许可手续;切实把好“两重点一重大”等高危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准入关口,制定南昌市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严禁已淘汰落后产能异地落户和进园入区。

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消防、道路运输、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扎实推进三年专项整治,督促企业配备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员,严格现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督促企业淘汰落后技术和装备,大力推广先进技术与装备,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保障水平,增强防范和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的能力。

推进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坚持与企业管理创新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经济杠杆、差异化监管等激励措施,提升扩大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企业质量和数量,不断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行为标准化、安全设施标准化和现场环境标准化,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制度,加强失信惩戒,从严监管。健全企业违法行为、表彰奖励记录和公示制度,对于因违法违规行为被行政处罚及工作突出被奖励的企业,分别进行公示公告。不断提升完善信用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共享渠道,强化各类不良信用信息监管应用,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夯实基础,提升灾害治理和基层防御能力。

加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加强防汛抗旱、防震减灾、森林防火、防雷电、生态环境治理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加快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建设,开展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推进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继续实施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危旧房改造和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提升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推进自然灾害重点隐患治理和居民搬迁避让。

筑牢基层防灾减灾首道防线。以提高城乡社区防灾减灾能力为着力点,继续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逐步完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四级联创、三级资助机制,逐步构建以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基础、以综合减灾示范乡镇(街道)为重点、以综合减灾示范县(区)为引领的基层减灾能力建设体系。

(三)着力加强应急救援救助能力

1.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围绕“一队多用、一专多能”目标,提升抗洪抢险、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森林防灭火、生产安全事故救援等各类专业救援力量抢险救援能力。建立能够遂行多种应急救援任务的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构建营房建设、物资装备、工资待遇和日常运维统筹保障机制,推进专业森林消防队伍正规化建设。市本级专业森林消防队伍人数不少于60人、县(区)级不少于30人;其中,森林防灭火任务相对较轻的县(区)以及有森林防灭火任务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根据需要建立专业森林消防队伍,不承担森林防灭火任务的县(区)应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成立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持续推进各乡镇建设专职消防队伍,或采取多元化投资、多形式建队方式建设志愿消防队,夯实基层应急救援力量。

2.加强基层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森林灭火、抗洪抢险、地震和地质灾害、安全生产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灾害事故先期处置、受困群众救援、受威胁群众转移撤离等工作,打造一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门类齐全、永不解散的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大力推进灾情管理、灾害评估、专业救援、应急救助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在乡、村两级设立应急信息员岗位,加强基层应急处置人才培养力度。健全应急预案演练、评估和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监督检查,提高应急预案可操作性。建立健全各级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加强培训教育,提升应急救援技能,逐步提高企业事故前期抢险救援、风险隐患排查、预案修订、应急演练的能力。

3.加强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积极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高效有序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信息对接平台、供需匹配平台、政策服务平台、培训教育平台、监督管理平台,健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应急调用、培训选拔、激励评价、服务保障等工作机制,提升应急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建立社会力量与其他救援队伍共训共练、救援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构筑“社会广泛参与、形式灵活多样”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完善紧急状态下的社会动员机制,倡导红十字会、保险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公益组织积极投身应急事业,依法引导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协助承担一定的抢险救灾职能。

4.加强装备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应急保障服务平台、应急物资仓储配送网络平台。与应急装备物资生产企业签订保供协议,综合运用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调动应急装备物资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在实物储备的基础上,增加协议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推动建设应急保障服务平台,加强应急装备物资统筹协调,对装备物资信息实行动态监测,科学调整装备物资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加快建设应急物资仓储配送网络平台,优化运输调度,统筹利用现有航空应急救援资源,形成高效配置、快速送达的应急物资配送网络。

5.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根据国家和省灾害救助政策,建立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灾害救助标准调整机制,健全与灾害救助需求相适应的资金及物资保障机制,完善救灾资金快速下拨机制和应急救助阶段救灾物资紧急采购机制,扎实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制定受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办法,科学编制恢复重建规划,细化明确各层级、各部门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工作责任,做好资金、物资、技术保障和政策支持等工作,提升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加强救灾物资监督管理,明确救灾款物调拨发放工作规范和流程。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责任险和农房保险,落实应急救援伤亡人员抚恤机制。

(四)着力提升科技与信息化水平

1.推动应急管理科研创新。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以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培养为导向,加强省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业务协同和项目合作,推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及风险识别、风险趋势研判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完善应急管理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健全工艺、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的市场激励和政府补助机制,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推动应急管理重大科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加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领域专家组智囊团建设,完善专家咨询制度。

2.推动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加强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技术的研发应用。健全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重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防控信息、应急救援信息等互通、资源共享及联合处置机制,提高快速反应支撑能力。加快推进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建设,做好市、县(区)有关部门和单位信息系统改造对接,打通“数据断头路”。

3.推动先进技术交流合作。持续深化“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管控”科技强安专项行动,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推进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与重大灾害治理技术交流合作,培育引导一批有能力信誉好的生产企业、技术机构、科研院所等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

4.推动技术装备配备应用。加快灾害事故应急装备体系建设,立足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实际需要,在市、县(区)统一配备标准化技术装备,提升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特别是基层队伍的信息采集与传输能力、搜救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积极推广先进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加强经费筹措、装备采购和配备应用,重点加强救援人员安全防护、特殊灾害事故攻坚、专业救援、通信指挥、工程抢险等装备的配备;优化、升级城市和森林灭火主战消防车辆、远程供水装备、森林以水灭火装备及高空、地下、水域救援和侦检、防毒、堵漏、破拆等特勤器材装备;推进建设“智慧气象”观测系统,对基本气象要素进行分钟级立体覆盖观测。

5.推动应急产业快速发展。落实应急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完善应急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调整优化应急产业结构,推动应急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全面提升应急产品、技术与服务核心竞争力。推广应用适用于家庭单元和个人的成套应急用品,将基本应急防护用品纳入劳动保护用品范围,激发全社会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

(五)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培训

1.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持续开展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在有条件的社区、公园、广场、乡村服务场所等设置专题展板,创新宣传教育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以多种方式提升全民应急意识。加强在校学生和基层群众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护救援知识教育培训,将应急管理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内容,组织学校、社区、企业等开展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演练,提高公众应对灾害事故能力。

2.厚植应急管理文化。鼓励主流媒体开办应急管理节目、栏目,依托现有大数据、云计算和VR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一批网上科普平台、虚拟体验馆,推进警示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安全体验基地建设,利用纪念场馆等设施设立应急救援英雄墙,举办主题展览,弘扬英雄精神。

3.强化应急管理培训。强化应急干部培训,开展应急管理区域交流合作,逐步完善应急管理培训体系。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培训,严把培训质量关,全面提升队伍专业技能水平。建立应急知识科普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培训。

四、重点工程

(一)应急指挥和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1.智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项目。立足“大应急”,建设全市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内容包括指挥大厅、会商室、决策室、新闻发布厅、值班室等功能区,配套集中控制、通信等系统,融合应急管理云数据平台,接入交通、气象、水利、林业等13个部门的应急数据资源,构建天地一体的应急通信网络。

2.综合应急保障基地项目。建设集综合性应急物资仓储库房、应急救援专业队固定营房、训练场地、综合应急能力培训大楼、应急救援直升机固定升降点于一体的综合应急保障基地,并配套建设综合性应急物资仓储信息化管理系统、应急救援专业队办公和生活设备设施、训练场地设备设施等。积极推进县(区)储备库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县(区)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全覆盖。

3.综合行政执法能力体系建设项目。统筹执法人员教育培训,推进执法在线平台建设,为应急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和应急救援服装、器材、车辆等。

(二)安全生产能力提升工程

1.智管智控平台及外场感知设备建设工程。强化智慧交通体系,开展老城区视频监测、大数据可视化平台、高空瞭望、交通技术监控等内外场设备升级和建设。

2.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项目。以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为抓手,制定实现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达标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工作任务,推动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三)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

1.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根据江西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任务安排,组织开展分类型、分区域的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建设;进一步推动成果运用转化,研发普查数据成果“一张图”展示应用系统,为精准发布预警信息、精准实施避险安置、精准研判灾情形势、精准开展快速救援提供科学的决策保障。

2.防灾减灾气象保障工程。建设防灾减灾智慧气象保障现代化工程,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3.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展森林消防队和专业扑火队营房、训练基地、林火视频监控和防火检查站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队伍装备配备,及时补充和更新救援装备。

4.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赣江(南昌段)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组织开展万亩以上圩堤加固整治,推动全市堤防全面达标。

5.城乡综合减灾示范工程。开展全国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示范乡镇(街道)、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开展防汛抗旱、抗震减灾、地质灾害治理等重要减灾工程建设。全市力争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0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县(区)1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乡镇(街道)8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2个。

6.应急避难场所项目。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城市绿地、学校、体育场等已有设施改扩建一批应急避难场所,按照国家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配备相应的设备、物资。

(四)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1.安全生产专业救援队伍能力建设项目。建设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模拟场景训练基地,提升救援队伍的机动性、灵活性和专业性。

2.社会应急救援力量提升项目。开展社会救援力量与政府救援力量共训共练、练兵比武、常态帮建活动,推动社会救援力量技能和水平提升,增强社会救援力量与政府救援力量协同作战能力。

(五)宣传教育能力提升工程

对南昌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警示基地进行升级改造,积极引入VR等先进互动技术,创新安全生产宣教模式,采取综合训练、针对演练和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手段,构建覆盖全市的集宣教、培训、交流和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安全宣教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十四五”应急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支持应急管理事业,切实把应急管理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及时研究和解决应急管理发展改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凝聚力量、提供保障。各县(区)、各单位要依法履职、责任到岗、落实到人,调动各方力量,强力推动规划落实。

(二)拓宽筹资渠道,做好经费保障。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鼓励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开展捐助和援助活动,探索设立应急管理基金、保险等筹资渠道,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资金保障机制。完善应急管理经费预算安排,在政府财政预算中对应急管理经费给予优先安排和保障,加大预防性投入,强化救援关键力量、航空救援体系、科技信息化、安全基础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科普宣传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并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与监督。

(三)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储备。落实符合职业特点的应急管理队伍津贴补贴、医疗保障、康复疗养和抚恤优待政策,建立健全职业荣誉体系和表彰奖励制度,提升职业荣誉感、归属感和吸引力,充分激发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入应急管理队伍。

(四)定期开展考核,评估工作实效。建立规划实施推进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在规划推进工作中的任务分工与时间节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分工安排制定本地、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年终考核评分体系。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强化规划硬约束,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检查,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确保规划各项任务顺利实施。

施。

关联稿件

扫码浏览